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全球科技巨擘Google於2025年宣布將恢復實體面試,以有效遏制AI輔助作弊現象,並提升招聘過程的真實性與公平性。這一舉措反映了現代招聘面臨的新挑戰,同時標誌著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上的重要轉向。
在過去幾年,疫情使得遠端工作與虛擬面試成為標準模式,諸多公司包括Google均廣泛採用線上面試以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然而,隨著AI技術日益成熟,尤其是生成式AI的興起,應徵者利用AI工具在面試中作弊的現象漸趨普遍。例如,有一款名為Interview Coder的AI助手能在技術編碼面試中提供即時且難以察覺的答案支援,甚至自稱具備「防止攝像頭監控」功能,令招聘方難以判斷應徵者是否真實具備能力。此外,部分應徵者甚至利用AI技術製造深偽(deepfake)影像來冒充本人,嚴重威脅企業招聘的誠信及安全。
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在2025年2月的內部員工大會上公開表示,虛擬面試雖然縮短了近兩週的招聘周期,但同時也帶來了無法忽視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為了確保面試過程的真實性及更深入地向候選人展示Google的企業文化,Pichai提倡引入「混合模式」招聘流程,即在遠端面試之外,增加至少一輪面對面面試。他認為,實體面試不僅能防止AI作弊,更有助於雙方互相了解,提升聘雇雙方的匹配度與信任感。
Google招聘副總裁Brian Ong也坦言,雖然虛擬面試在效率上有明顯優勢,但問題層出不窮,包含AI干擾以及無法真實評估應徵者技能等挑戰。Google因此開始嘗試調整策略,逐步恢復對應徵者的在場評估環節,尤其是針對工程和技術崗位。他們近期更通知部分遠端員工回歸辦公室,每週至少三天,展現公司重視工作現場互動和團隊文化的態度。
這一趨勢並非Google獨有,包括Amazon、Deloitte、Cisco、McKinsey等多家知名企業亦在因應AI介入而調整招聘政策,部分企業已明文禁止應徵者在申請或測試過程中使用AI輔助工具,且積極恢復實體面試。此外,調查數據顯示,約40%的工作求職者會利用AI改寫或優化履歷,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應徵者承認會利用AI準備面試答案,甚至有20%的員工自認在面試中使用AI,這些數字反映AI在招聘生態系中的無所不在及挑戰。
業內專家指出,將面試從完全線上轉為混合模式,既能保留虛擬面試的便利性,也能彌補其在真實評估及文化適應上的不足。實體面試能幫助企業透過面對面互動,觀察應徵者的溝通能力、現場反應以及價值觀契合度,這些是AI和線上系統無法全面模擬或評判的關鍵指標。企業也因此回歸人性化的招聘思維,強調候選人與公司文化的匹配與長期發展潛力。
此外,AI生成深偽技術造成的安全威脅也逐漸顯現,有專家警告稱,到2028年全球四分之一的求職者可能是假冒者,透過高超的AI影像和聲音合成技術隱蔽身分。這提醒企業必須加強身份驗證機制及招聘流程的安全防護,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AI技術滲透關鍵產業或機構。Google一位面試官分享過曾遇到應徵者在技術面試中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回答問題,甚至利用AI改變視覺形象,顯示招聘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綜觀當前形勢,Google等企業回歸實體面試,既是一種對抗AI作弊的防禦措施,也是在新科技時代中對招聘流程作出的理性調整。這種混合招聘模式在香港和台灣等地科技業界同樣具有參考意義,有助於提升人才甄選的精準度及企業文化的傳承。未來,企業將在效率與誠信之間持續尋找平衡點,採用更嚴謹且多元的招聘策略,確保人才真正符合集團發展需求。
#招聘趨勢 #人工智慧 #Google #實體面試 #科技招聘
追蹤以下平台,獲得最新AI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jackeiwo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rjackeiwong/
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drjackeiwong/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drjackeiwong/
Website: https://drjackeiw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