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Ethereum)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近期對人工智慧(AI)在治理領域的應用表達了明確的警示,認為僅靠AI執行治理是一個危險且不成熟的構想,且這種「天真」的AI治理方式極易被惡意操縱與利用。Buterin的見解引發了加密社群及科技界針對AI在去中心化治理中作用的激烈討論,尤其在香港與台灣的科技創新圈中,這一話題備受關注。
Buterin提出,AI系統若負責財政資金分配等關鍵決策,可能會被惡意攻擊者透過「jailbreak」(即破解AI系統的限制指令)手法操控。這種操控方式可導致資金被引導至詐騙或有害用途,而非公平與有效地分配資源。他舉例最近出現的一項ChatGPT整合漏洞展示了這種風險,即攻擊者可利用隱藏指令竊取使用者敏感資料的實驗案例,此漏洞由Eito Miyamura主導的EdisonWatch團隊發現,提醒大家AI系統安全性仍相當脆弱。
在這樣的背景下,Buterin強調AI雖然在提升效率上具有潛力,但直接由AI完全掌控治理決策,尤其是涉及資金與資源分配的部分,缺乏人類的細膩判斷與道德考量,將導致治理核心的去中心化精神被侵蝕,造成集中化與控制風險。Ethereum社群中也因此產生分歧,有部分成員傾向推動更多AI驅動的自動化決策機制,期望藉此加速科技進步與擴展功能,但Buterin一再強調這種路徑充滿陷阱與治理盲點。
針對上述挑戰,Buterin提出一種被稱為「info finance」的替代方案。此方案主張建立一個開放式的市場平台,所有參與者都可以提交自己的AI模型,這些模型會由獨立審查者與人類陪審團輪流檢視與評估,形成一種多元模型的動態競爭與監督機制,而非將治理權限集中在單一AI模型之上。這種設計不僅能實時提供模型多樣性,還激勵模型提交者及外部觀察員積極監控並迅速修正問題,整體較現行硬編碼單一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方案更具有彈性與韌性。
據悉,Buterin早在2024年11月即提出過以預測市場收斂真實世界事件信息的理念,將其視為促進未來治理與決策的關鍵工具。透過這種設計,能有效融合多方知識並自我修正錯誤,顯著降低因AI失誤而帶來的治理風險。此外,他強調人類監管與陪審團角色不可或缺,確保AI技術在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架構中,始終保持透明與可信度。
隨著AI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迅速擴散,越來越多用戶開始使用複雜的交易機器人或智能代理來管理投資組合,相關的自治決策需求與日俱增,這使得Ethereum等平台面臨如何在創新與去中心化守護之間取得平衡的壓力。Vitalik Buterin的觀點提醒各方,不能忽視AI治理帶來的安全漏洞與倫理風險,必須謹慎制定包含人機協作的制度設計。
總之,Buterin的主張強調了在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AI應是輔助而非主宰,必須結合人類智慧與多元參與,才能避免單一技術權力過度集中帶來的危險。面對未來數位治理的新挑戰,「info finance」模式提供了一個創新且具彈性的方法,兼顧效率、多樣性與監督機制,是現階段推動可靠且公平治理的理想選擇。
#AI治理 #VitalikButerin #Ethereum #去中心化 #infofinance
追蹤以下平台,獲得最新AI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jackeiwo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rjackeiwong/
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drjackeiwong/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drjackeiwong/
Website: https://drjackeiw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