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與Elon Musk之間的紛爭,成為當前人工智能(AI)產業中最受矚目的戲碼之一。兩位矽谷巨頭Sam Altman與Elon Musk,曾於2015年共同創立OpenAI,旨在推動AI以造福人類的非營利使命。不過,隨著OpenAI從非營利組織轉型並創立營利子公司,兩人的理念與利益衝突日漸加劇,最終演變成法律與公開戰役。 Sam Altman帶領的OpenAI,近年來在AI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尤其是旗下著名產品ChatGPT更是掀起熱潮。Altman主張,為了維持在AI競賽中的領先地位,OpenAI必須擁有更靈活的資金調度機制,因此在組織架構改變上,推動成立帶有營利性質的子公司。該策略雖有助於吸引巨額投資及促進技術研發,但也引來Musk強烈反彈。Musk認為OpenAI原本承諾將保持非營利性,為人類福祉服務,而轉型營利可能違反最初的協議,甚至涉及法律問題。他多次透過訴訟控告OpenAI涉嫌欺詐與違約,試圖阻止該公司變更企業結構。 此外,Elon Musk於2018年已退出OpenAI董事會,並成立自家的AI公司xAI,成為OpenAI直接競爭對手。兩人不僅在企業經營理念存在分歧,連公眾媒體上的口水戰也層出不窮。Musk嘲諷Altman為“Scam Altman”,質疑其誠信,而Altman則回應Musk是“心情不佳的人”,雙方矛盾愈演愈烈。Altman更公開指出Musk利用其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操控演算法,為自己及旗下企業謀取私利,甚至打壓競爭對手。 這場紛爭不僅僅是兩名科技領袖的個人恩怨,背後更反映出AI產業版圖的博弈。OpenAI的戰略發展與資金運作直接影響其在全球AI技術競賽中的地位,尤其在中美等大國搶奪AI主導權的背景下,OpenAI的未來走向引人關注。Sam Altman更曾公開談到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智慧(superintelligence)即將來臨的迫近,以及AI帶來的諸多挑戰包括偏見與審查問題。 2023年11月,OpenAI董事會更驚人地宣布立即解除Altman的CEO職務,理由是缺乏「一致誠實溝通」,此舉震驚業界並引發多方猜測。隨後OpenAI多名高層相繼辭職,局勢一度動盪。Altman立即籌劃新AI創業項目,吸引了風險投資大咖Sequoia Capital及Vinod Khosla等的關注。與此同時,包括美國監管機構在內也開始審視OpenAI與主要投資者Microsoft之間的關係及內部通訊是否涉及誤導投資者,法律風險持續升溫。 歷史上,Musk曾建議OpenAI必須「立即每年籌集數十億美元,否則放棄」(2018年公開的往來電郵記錄),顯示他其實支持組織的營利化方向,但隨後轉向反對該公司目前的變革路線。此外,兩人對AI安全與未來的看法仍有較大分歧,Altman積極推動AI技術開發與應用,而Musk則多次公開警告AI可能帶來的風險,需要更加謹慎管理。 從這場長達數年的糾紛,可以看出當今AI界的競爭態勢及技術與利益的交織複雜。OpenAI在全球AI版圖中的地位,以及兩大創始人間的矛盾,彰顯了創新技術背後的商業與倫理難題。對香港及台灣的讀者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國際科技風暴,也影響未來數位經濟與產業發展趨勢,值得持續關注。 #人工智能 #OpenAI #ElonMusk #SamAltman #AI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