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ra旗下的AI平台Poe於2025年7月正式推出其全新API,旨在為開發者提供簡便且多元的人工智能模型接入服務,令開發者能夠在應用程序中輕鬆整合超過100款覆蓋文本、圖像、語音及影片生成的先進AI模型。此次API的推出,不僅顯著提升了開發效率,也為AI生態系統注入了創新動力,特別是在科技和區塊鏈領域中,對尖端AI技術的整合需求因此而加深。 Poe API所採用的是點數制訂閱模式,開發者通過消耗點數即可調用相應的模型,而無需額外支付繁複的費用。這種計費架構使使用成本具備透明性,且方便預算控管。例如,使用GPT-4o產生一張1024×1024像素、1:1長寬比的低品質圖像,便需消耗328點數。Poe提供五種訂閱方案,涵蓋不同使用需求,最低為每月4.99美元的Basic方案,每日提供一萬點;最高級的Enterprise方案則每月249.99美元,含1,250萬點。開發者亦可靈活選擇按需購買額外點數,費率為每百萬token 30美元,支持不固定套餐的自由購買,靈活滿足各種開發計劃需求。 這個API可應用於多樣化的人工智能工具,例如Cursor、Cline、Continue、Roo等,並且兼容OpenAI標準的聊天完成API,方便開發者整合多元功能於其產品當中。Poe不僅專注於API的開放,更致力於讓用戶體驗更友善,早前已推出多種模板,助力使用者輕鬆建立AI驅動的應用,如伺服器機器人、訊息提示機器人及圖像生成機器人。 目前,使用Poe API的開發者需手動選擇並管理不同模型的使用,官方也表示將根據開發者反饋考慮增設更完善的預算管理功能,進一步提升資源調配效率與使用體驗。此舉顯示Poe高度重視社群回饋,並持續優化其產品配置以配合發展趨勢。 Poe API的誕生,標誌著人工智慧整合技術邁入一個新的階段。過去在多模態AI服務中,開發過程常被複雜的付費結構和管理機制所阻礙,而Poe以點數制與多樣訂閱方案解決了這一難題,為全球開發者開啟了更為靈活、經濟且多維度的AI服務接入之門。這不僅能加速創新產品的推出,也促進了跨領域技術的融合,例如將語音、影像、影音轉換等功能整合於同一平台中,提升終端應用的智慧互動性能。 就香港和台灣市場而言,Poe API的釋出尤其值得關注。隨著兩地數位轉型及創新速度不斷加快,企業及開發團隊亟需便捷且具擴展性的AI解決方案,每月多達百萬點數的高階方案,能夠支持中大型專案的需求,而低門檻的基礎方案則相對適合小型研發或初創團隊實驗使用。此外,靈活的點數追加購買選項,讓開發者能夠根據實際工作量調整支出,避免資源浪費,是一大亮點。 綜觀Poe API的功能和定價策略,其一站式、多模型、多模態的特點令開發者在打造AI應用時更具彈性與自由度,這對於追求創新且講求效率的香港及台灣開發生態至關重要。未來隨著更多預算管理及自動化工具加入,使用者將可體驗到更加智慧化的資源調度與成本控管,期待Poe在AI產業中持續發揮領先力量。 #人工智慧 #PoeAPI #多模態AI #開發者工具 #AI整合
人工智慧(AI)在2025年持續成為全球科技與產業發展的核心焦點,並已深刻改變各行各業的運作方式。隨著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技術的普及,企業及媒體產業正迎來一場顛覆性的變革。從內容創作、自動化新聞生成,到跨產業應用的爆發,AI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重塑了產業結構與社會生態。 首先,生成式AI工具已躍升為多數企業日常商業流程中的重要角色。這些工具能在內容創作、客服應答、程式開發等領域大幅提升效率,讓企業在數位轉型浪潮中擁有更強競爭力。根據全球趨勢分析,至2025年將有約25%的企業開始布局代理型AI(Agentic AI),並預計2027年這一比例將增長至50%,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然而,雖然技術不斷進步,但同時也面臨如高昂的雲端運算成本、能源消耗與深偽技術(deepfake)引發的信任危機等挑戰,需要跨界合作才能有效解決。 在新聞媒體領域,AI的影響尤為顯著。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不僅極大提高了新聞工作者的資料查證與稿件撰寫效率,也使得新聞產製自動化成為可能。記者可利用AI快速彙整多篇報導,生成精簡且內容豐富的短稿,提升新聞產出速度與品質。另一方面,這種技術同時對新聞產業帶來結構性衝擊。平台業者可利用生成式AI直接提供改寫後的新聞內容,削弱對原新聞出處的流量導入,並影響平台與新聞業之間的廣告分潤機制,讓原本已經經營困難的媒體產業更加雪上加霜。 此外,AI對新聞業的挑戰還表現在資訊可信度的重建上。隨著2024年美國大選帶來的政治資訊混雜與替代媒體興起,新聞機構必須在2025年面對「小林丸」困境——即傳統解決方案不再適用,需創新思考才能贏得受眾信任。這同時也是新聞業務必重新塑造服務模式與受眾互動的關鍵時刻,進一步彰顯AI技術與新聞倫理之間的平衡必要。 2025年,AI不再是單純的輔助工具,而是推動全球科技、媒體和電信產業轉型的中樞力量。根據勤業眾信報告,生成式AI正處於所謂的「關鍵過渡年」,產業必須縮小技術潛力與實際應用間的差距,方能真正發揮其創新效益。同時,全球面臨的能源政策、數據安全與治理倫理等問題,也促使各界必須攜手制定具前瞻性且可行的策略。包括政府、企業與學界在內,正在共同努力推動AI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在未來展望方面,AI的應用場景將更趨多元且深入,例如醫療、金融、製造業的智能化轉型,以及數位人類(digital humans)等新興領域的快速崛起。這些發展將帶來經濟結構的深刻重塑,並形成跨國科技競爭的新格局。對於香港及台灣地區而言,掌握這波AI浪潮的脈動,積極投入技術研發與應用,將是提升競爭力與創新能力的關鍵。 總結來看,2025年的AI發展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生成式AI推動產業效率與創新升級,另一方面也帶來倫理、安全與產業結構調整的複雜問題。未來,唯有在技術創新與政策治理間取得平衡,方能實現AI帶來的長遠價值,推動社會與產業朝向更智慧、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人工智慧 #生成式AI #新聞產業 #科技趨勢 #數位轉型
近期,OpenAI 推出了一系列升級,旨在提升 ChatGPT 的搜索響應質量,這使得 ChatGPT 能夠提供更全面的、及時的答案,並且支持在對話中進行圖像搜索。這些新功能包括更智慧的響應、改進的對話理解能力,以及在長對話中跟蹤使用者指令的能力。此外,ChatGPT 還能夠自動進行多個搜索,以處理複雜的問題。這些升級表明 OpenAI 正在積極地挑戰 Google 的搜索霸主地位。 在新的搜索體驗中,ChatGPT 能夠更好地理解使用者需求,提供更具針對性的答案。它可以處理長對話,記住對話的上下文,從而給出更具邏輯性的回應。此外,使用者可以將圖像作為搜索的輸入,從而擴大了搜索的可能性。這些功能的實現使得 ChatGPT 成為了一個更強大的搜索工具,能夠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 雖然這些提升為使用者帶來了更多便利,但也伴隨著一些潛在的缺點。例如,有些使用者可能會遇到更長的回應時間,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出現意外的“鏈式思考”邏輯。OpenAI 對此正在不斷改進和優化,以確保使用者得到最好的體驗。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大多數使用者對這些升級感到滿意,認為新的搜索體驗更好。這說明了 OpenAI 的努力在提升使用者體驗方面取得了成果。 ChatGPT # Open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