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多年來,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尋引擎優化)一直是網站獲取流量的主要策略,成為了價值超過800億美元的龐大產業。這個產業催生了大量專業人員與代理商,專注於關鍵字堆砌、外部連結建設、內容優化及網站審核等工作,成為網路行銷的核心玩法。然而,隨著2025年的到來,搜尋的格局開始經歷根本性的轉變,傳統SEO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種以大型語言模型(LLM)為核心的新興策略——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GEO,生成式引擎優化)正在崛起,重新定義了品牌與內容暴露於目標使用者眼前的方式。\n\n### 傳統SEO的黃金時代走向尾聲\n在傳統SEO時代,網站的可見度依靠於在搜尋結果頁面中的排名,這排名由網站內容中關鍵字的使用頻率、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外部連結數量與質量,以及用戶體驗參數等多重因素綜合決定。這使得搜尋引擎成為網站排名與流量的關鍵門戶,Google更因為掌握了瀏覽器與搜尋生態系統,而成為市場分發的絕對霸主。\n\n然而,這套體系正面臨瓦解。隨著大型語言模型如GPT-4o、Gemini和Claude的興起,人們使用的搜尋介面不再只是傳統的搜尋引擎頁面,而是轉向了以對話式AI為媒介的答復系統。Apple近日宣布將在Safari瀏覽器內置AI原生搜尋引擎Perplexity和Claude,動搖了Google在分發領域的壟斷地位,讓傳統SEO市場的根基開始裂痕。\n\n### GEO:以語言模型為核心的新搜尋優化策略\n在生成式引擎優化(GEO)時代,網站與品牌的可見度不再取決於傳統的頁面排名,而是取決於是否能直接出現在AI生成的答案中。換句話說,使用者透過大型語言模型查詢時,系統會根據訓練所獲得的語言理解和知識,整合來自多方資料的資訊,展現一個即時的、精準的回覆。這種模式下,能否被語言模型「認為」具備權威性與相關性,成為影響曝光的核心。\n\nGEO的興起意味著過去透過關鍵字優化和外部連結操控來提升排名的手法正逐漸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內容的語意深度、答案的準確度以及能否融入對話式體驗中的能力。品牌必須重新思考內容策略,製作能直接回應用戶需求且結構化良好的資訊,並掌握「對話優化」(conversational SEO)及個人化內容的技巧,才能在新生態中立於不敗之地。\n\n### 新趨勢帶來的商機與挑戰\n根據最新市場分析報告,從2024年7月至2025年2月,生成式AI引擎推動美國零售業網站流量暴增了1200%,個人銀行業同樣增長顯著,而旅遊產業更錄得高達1700%的轉介流量成長。顯示消費者越來越習慣於利用AI來進行一般性研究、尋找推薦、挖掘優惠和獲取靈感。但在直接促成購買轉換方面,AI目前仍不及傳統行銷手法,體現出從流量到成交仍需企業進一步創新與調整策略。\n\nBrightEdge的CEO Jim Yu形容這場影響為「searchquake」(搜尋地震),表示自2023年Google推出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及其他AI工具如Perplexity及ChatGPT加入搜尋功能,引發了SEO和內容策略上的巨大震盪。企業如果能順勢調整策略,善用結構化數據和個人化行銷,將能掌握AI驅動的流量紅利,促進真正的用戶參與和業績成長。\n\n### 傳統SEO元素仍有其價值\n儘管整體搜尋生態正在轉變,傳統SEO中某些核心原則仍未完全過時。例如,內容的原創性依舊關鍵,Google將E-A-T(專業性、權威性、信任度)進階為E-E-A-T,新增了「體驗」(Experience)一環,強調內容創作者的實際經驗與故事。此外,打造高品質、高權重的外部連結仍有助於提升搜尋系統對內容的信任度。\n\n不過,這些策略需在GEO時代下調整應用,結合對話式AI的特性與用戶需求來發展。企業與內容創作者應積極研發能在AI語言模型中被直接引用的資訊型或解決方案型內容,並利用結構化數據標註增強可讀性,走在技術轉型的前沿。\n\n### 結語\n隨著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式AI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搜尋的遊戲規則正在被重新書寫。對於香港和台灣的企業以及內容創作者而言,理解並順應這個從SEO到GEO的轉變,不僅是迎接未來的挑戰,也是開創業務新機遇的關鍵。傳統關注排名的思維正逐漸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如何讓AI生成的答案直接呈現你的內容,這將成為未來數位行銷的新標準與制高點。\n\n#生成式引擎優化 #人工智慧搜尋 #SEO轉型 #內容行銷 #數位趨勢